2014年重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考生回憶版)

節選材料三
在Z市農村,一般管廁所叫“欄”或“圈”,數尺見方,放塊木板或者水泥板就成了方便之處。農民家里養豬,廁所還與豬圈相連,污物直接排入豬圈,也就是連茅圈。夏天如廁,周圍全是蠅蚊,咬得渾身是包;冬天如廁,寒風刺骨,讓人瑟瑟發抖。“上個廁所渾身味兒,晚上還得帶手電。”北坪村黨支部石書記抱怨。
石書記在這個位子上已經干了10年。這些年,村里為民好事一件一件地干,石書記卻年年都有一樣的愁:這個位于仙臺鎮的小山村,有125戶人家,村民們大部分以務農為生,“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大糞可是莊稼人的寶。”不過,石書記也說,村里多是連茅圈,攢土肥,不僅味兒大,還占地方。“連茅圈都是以前村民自己蓋的,根本沒有防滲措施,還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哩。”
石書記愁了10年,仙臺鎮西單村的孫大年卻愁了兩個10年。20多年前,孫大娘的兒子娶了城里的漂亮媳婦,村里人都羨慕她。一開始,孫大娘挺樂呵,可往后每次過年她心里就堵,原來,兒媳婦不習慣連茅圈,每年回來過年,兒子一家吃完午飯就往城里趕。小孫女童言無忌,直言奶奶家不如城里的外婆家樓房干凈。孫大娘無奈感慨,衛生環境不好,留不住年輕人。
“農村土茅房、旱廁和連茅圈,污染空氣、地下水,還成為蚊蠅滋生地、病菌傳播源。據統計,80%以上的傳染病是由廁所污染和飲水不衛生引起的。”Z市農工辦調研科汪科長說。
從2014年10月開始,Z市啟動農村廁所改造,將其列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這可解了石書記和孫大娘多年的愁。
可是廁所雖小,改造卻是大工程,雖然只有幾平方米,卻牽扯到方方面面。
錢從哪里來,每家每戶出多少?這是農民群眾非常關心的問題。Z市專門出臺農村改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村民改建一個旱廁可享受省、市、縣三級補貼,各鎮、村根據財力狀況也制定了相應的扶持獎勵政策。“改造一間水沖廁所,基本不用農民群眾自己花錢。”汪科長說。
“趁著政府包改廁,俺也給廁所來個升級換代。”村民小錢翻新房子時買了瓷磚,貼了地面和內墻,還在廁所裝配了淋浴設施,放上了洗衣機,加裝了暖氣片。“既干凈又整潔,跟城里的一個樣。
在改好的廁所外面,都豎著一根白管。“化糞池發酵產生沼氣,加根管讓它排出,防止爆炸著火等意外發生。”汪科長說。
為保證改造效果,Z市嚴把改廁入口關,采取“統一招標耗材、統一施工隊伍、統一施工規范、統一檢查驗收”的方式,從物料準備、廁所改造、便器安裝等方面實行全程服務。改廁后,每家每戶都有編號,這些農戶和對應的編號都會記錄在冊并上網,為以后清淘、修理打下“大數據”基礎。
“改廁要因地制宜,我們幾乎把全國的改廁模式、廁具都拿來研究了一遍,最后選擇了幾種符合Z市農村實際的。”汪科長坦言,具體到每個村的情況還不一樣,村里就召集村民開大會,商量村里具體采用哪種方式。
在雙林鎮辛莊村,每五戶就有一個小型生物一體化處理設備。“糞便污水經過化糞池沉淀過濾,通過管道流入這個設備。”村民委員會李主任說,經過處理后,排放出來的水可以作為綠化用水,“村集體收入比較多,我們就改得更徹底、更環保一些。”
“在我們農村,廁所大部分都在室外,冬天易結冰,便盆到化糞池的管道就得由彎取直,防止結冰。”汪科長說,但是取直后容易反味,所以就在管道中間加了一個皮閥,沖水的時候隨水流沖擊力方向打開,水流完就自動關閉。
化糞池總有滿的時候,大約多久淘一次呢?“配置1.5立方米大小的三格化糞池,差不多一年到一年半淘一次。”西江鎮負責改廁的任副鎮長說。三格化糞池,三格由連通管相連,第一格起到截留糞渣、沉淀蟲卵和使糞液分層的作用,第二格繼續發酵,經第三格貯存發酵后,病菌和寄生蟲卵基本被殺滅。
在任鎮長看來,農村改廁向潔凈鄉村建設邁出一大步,但更重要的是像淘糞這一系列的后續管護該怎樣運營。
為了建立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后續管護長效機制,Z市以“十有”為標準,全面建立“有場所、有牌子、有車輛、有人員、有電話、有制度、有經費、有配件專柜、有活動記錄、有糞液利用”的改廁管護服務組織,并堅持市場化、社會化運作,因地制宜選擇管護模式,對改造后的廁所進行統一管理,定期統一收集、統一運輸、統一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在后續管理資金保障方面,Z市按照政府補助引導、集體和社會資助、群眾自籌相結合的原則,探索多方籌集機制。對長效管護運作較好的地方,安排專項資金給予適當獎補。對改廁后續管護組織購置設備,各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市級財政還出資在49個鄉鎮建立農廁管護服務組織。各區縣都建立了適合當地發展實際的管護組織。
為防止糞液糞渣隨意傾倒造成二次環境污染,更好地開展資源化利用,Z市鼓勵依托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注冊成立清運公司進行改廁管護清運服務。“我們村子也成立了清運公司。”石書記說,“村里正在發展好幾百畝的有機農業生態園,這糞液糞渣正好當有機肥使。”
“改廁后,整個村子不見糞水,蚊蠅少了,各家各戶也干凈了不少。”汪科長說。不過,這多年來形成的如廁習慣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改掉的。一些旱廁雖改成水沖式廁所,但還有農民群眾如廁后沒有沖水習慣,有的如廁后廁紙隨手扔,有的不能定期洗刷等。為此,Z市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標語等多種形式,促進用上干凈廁所的農民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截至2017年10月底,Z市2500個應改村的37萬農戶,全部完成改廁任務并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比上級的要求提前一年半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


2015年下半年重慶公務員申論真題及答案解析整理完成后由重慶公務員考試網第一時間在此提供下載,方便2015年下半年重慶公務員考試估分參考。提示:真題來源于網絡和考生回憶,僅供參考,公務員局官方歷來不主動公布試題及答案。
